黄石市汉威石油电子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油井用超强防蜡降粘增油器、油井用电子脱挂器、油井用强磁防垢器、油井用抽油杆磁性短接

国内油井防蜡防垢节能装备专业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

13797782950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中国石油:打造高端装备 托起“国之重业”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5-03-21 17:18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更是衡量一国工业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而言,石油装备产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油气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务步履铿锵:3448毫米超大口径钢管“落户”陕西省重点民生工程,可控震源等一系列高端拳头产品“护航”油气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制氢用压缩机等一批装备利器为新能源业务发展添金翼……从服务保障为主向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持转变,彰显了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新作为。

关键词 转型

创新驱动 研发特种管材

管道是油气输送最高效、经济、安全的运输工具。用于管道建设的钢管,集成了冶金、焊管行业高端技术,是中国石油工艺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伴随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管道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管道事业蓬勃发展。油气输送管材不断向高强韧性、性能的高稳定性、钢管几何尺寸的一致性等方向发展。”宝石钢管专家牛辉说。

对油气装备制造行业而言,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管愈趋严格。为此,宝石钢管紧跟国家“双碳”战略,深入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新能源管材研发。其中,X52MS钢管、直径457毫米埋弧焊管成功应用于国内首条高掺氢比例的包头—临河高压掺氢管线。

为满足油气外输需求、提高石油天然气的输送效率、降低管输成本,油气管道输送能力和输送压力需要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市场更加青睐大口径、高钢级、大壁厚的钢管;同时,对特殊服役环境下所用钢管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在X80高强度油气输送管材应用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种管材在国外的应用极少,但在国内已经十分广泛。”牛辉说。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等新趋势,对油气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宝石钢管以市场需求、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在焊管生产装备、制管工艺、专用焊接材料、检测工艺装备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管材高精度、低应力成型技术,高效焊接与高性能焊接材料技术,超长(30米)、超大口径(直径3448毫米)输送管制造技术等一批特色技术。宝石钢管生产出的高品质系列钢管已广泛应用于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重大油气管道工程,以及引汉济渭工程、城市热力管道等民生工程。

关键词 超越

自立自强 成就物探装备市场“双领先”

“在物探领域,高端装备研发是技术进步的基础;物探技术的应用在市场反馈中形成新的需求,又反过来不断促进高端装备的研发。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东方物探高级专家刘志刚说。

国内市场对可控震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深层勘探和地表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双复杂”区勘探。东方物探紧跟油气勘探需求,全力抓好多物理场高精度油气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加快形成全波勘探、井地立体勘探、重磁电震联合勘探技术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

以可控震源为例。可控震源是石油勘探领域最重要的核心装备之一。“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有了更大激发能级(吨位)可控震源的需求,一些新理念首次应用在国产大吨位可控震源上。”刘志刚回忆说。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东方物探研发人员从消化到吸收再到创新,经历无数次科研攻关,最终推出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的KZ-28型大吨位可控震源,迅速在国内外石油勘探、地质勘探、煤田煤层气勘探等勘探勘察项目中应用。

东方物探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创新超越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3代人40多年的努力,才走出了一条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可控的技术发展之路。如今,随着可控震源的不断研发,东方物探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可控震源产学研用一体化装备制造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行,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拳头产品,可控震源为东方物探赢得了市场。但是,研发人员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面对煤层气、工程勘探、CCUS等非常规勘探市场,研发人员再一次发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势,为“个性化客户”提供更为精准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虽然非常规勘探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技术要求高。”刘志刚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巩固现有的市场地位,还要积极开拓非常规勘探市场,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公司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突破

绿色低碳 打造氢能产业“超强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清洁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氢气压缩机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在国际上,氢气压缩机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氢气压缩机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成功研发出多种类型的氢气压缩机。虽然我国氢气压缩机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在氢气压缩机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气压缩机,并在氢能产业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氢气压缩机作为高压设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从2022年开始,济柴动力成都压缩机分公司刘波红和其技术研发团队着手研发可再生能源制氢压缩机,历经一年时间,攻克了无油润滑技术及无极气量调节系统在高速往复活塞式压缩机上的应用难点,实现了机组稳定、可靠地运行。

“可再生能源制氢压缩机是短行程中速往复式压缩机,活塞速度不超过传统长冲程低速压缩机,实现了工艺在往复式压缩机领域应用的突破,为中国石油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装备保障。”济柴动力成都压缩机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秦飞虎说。

目前,济柴动力研发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压缩机已成功应用于玉门油田和吐哈油田的绿电制绿氢项目,长庆管道掺氢管试项目。截至5月20日,可再生能源制氢压缩机在吐哈油田绿电制绿氢项目稳定运行7个月,实现12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增压管输目标。玉门油田氢气压缩机自今年3月投产以来,已完成15万立方米的制氢产量、外输7.5万立方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石油化工工艺的复杂化和装置的大型化,市场对高端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坚持“技术立企”,正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抢占石油装备制造领域创新制高点,不断谱写石油装备制造业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王冠慈 谭晔 黄玫参与采访)


下一篇: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转型发展纪实 上一篇:没有了

TOP